12人煤矿救生舱公司
维护与管理
救生舱避险系统管理制度,指派专门机构和人员对救生舱避险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保证其始终处于正常待用状态。 救生舱应有简明、易懂的使用说明,指导避险矿工正确使用。
应定期对配套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并按期更换产品说明书规定需要定期更换的部件及设备。
应保证储存的食品、水、药品等始终处于保质期内,外包装应明确标示保质日期和下次更换时间。
应每3个月对配备的气瓶进行1次余量检查及系统调试,气瓶内压力低于8兆帕时,应及时补气。
应每10天对设备电源(包括备用电源)进行1次检查和测试。
每年对避险设施进行1次系统性的功能测试,包括气密性、电源、供氧、有害气体处理等。
经检查发现避险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时,应及时维护处理。采掘区域的避险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时,应停止采掘作业。
企业应建立紧急避险设施的技术档案,准确记录紧急避险设施安装、使用、维护、配件配品更换等相关信息。
主营:12人煤矿救生舱供应;12人煤矿救生舱制作;12人煤矿救生舱生产;12人煤矿救生舱生产厂家;专业制作12人煤矿救生舱
矿用救生舱又称之为: 矿用安全舱 井下救生舱 煤矿救生舱 矿用避难舱 矿用避难硐室
指在矿井下,当发生灾难或意外事故时,矿井下作业人员用于逃生、避难等待救援的一个密封装置设备。
矿用救生舱的特点
矿用救生舱基于它的工作环境,具有良好的封闭性、牢固性、隔热性、保温性、防水性、防腐蚀性、耐压性等,通常为钢、合金等坚固材料制成。 而且舱内有人生存所需的水、食物、空气、以及通讯设施。
背景
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的大格局中占有的比重,达到近70%。我国的煤炭产量虽然只占世界煤炭产量的1/3,但煤矿矿难死亡人数占世界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的4/5。世界每发生20起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煤矿灾难中,就有8起发生在中国,频繁的矿难不仅造成了许多家庭的破裂,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在人本理念成为世界发展潮流的大环境下,积极开展矿山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仅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时刻遭受矿井灾害威胁的煤矿工人的迫切愿望。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项目作为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遇险人员快速救护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项目的一个子项目,科研主旨就是用来研究解决矿山企业的重大灾害应急救援的一系列关键技术,为矿工在灾变环境下提供稳定可靠、保障齐全的维生空间,把灾害的损失降到。为我国的煤炭生产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